9月28日,由西北工业大学援建的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高中揭牌,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实践训练中心党总支书记傅莉、主任蒋建军,县委常委、副县长蒲传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俞凯彬参加活动并为创新实践中心揭牌。

在揭牌仪式上,俞凯彬致欢迎辞,向西北工业大学援建融水民族高中创新实践中心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表示,融水能够顺利脱贫,离不开西工大多年来对融水各个领域的关心和扶持,在教育帮扶上,西工大给予融水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学段大力的帮助,从教师业务提升、奖教奖学和创新基地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融水民族高中要充分利用西工大给予宝贵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心多实践、多思考、多创造、多发明,把西工大的关爱转化为创新实践的教学成果。
西工大工程实践训练中心主任蒋建军代表西工大在揭牌仪式上发言。他指出,创新实践中心的建立,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进一步体现,以创新教育为发力点,重点做好教育帮扶及响应党中央号召,结合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的科技扶智计划,开展了“科技扶智,筑梦朝翔”系列活动,积极为融水师生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持续推进创新教育,不断改进课程方案,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继续为融水教育贡献力量。


傅莉(左三)、蒲传新(右二)、俞凯彬(右一)为创新实践中心揭牌
截至目前,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实践训练中心连续四年先后派出近30人次教师赴融水开展“科技扶智,筑梦翱翔”活动,推进创新教育,各个学科的教师,结合融水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先后到融水少年宫、融水民族中学、融水中学和融水民族高中组织了航模制作、机器人、电子制作等专题培训,已有200余师生受益。据了解,此次创新实践中心的建设,西工大为融水民族高中添置了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机器人套件等价值16万设备和教学材料,7名指导教师分航模、机器人、电子制作3个项目为60余名高中师生进行现场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

揭牌仪式结束后,民族高中的学生代表亲验驾驶机器人、无人机表演展示,让学生们真正动手、动脑,在欢乐中学习科学,在体验中了解科学。在创新实践中心,西北工业大学的学生向师生代表介绍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机器人套件、电子制作等科技设备,让师生代表们真切感受到科技发展以及科学带来的魅力。


据悉,融水民族高中创新实践中心是以航模、机器人、电子制作为重点打造的一个实践实验室,该实验中心的顺利落成,让融水学子多了一个获取科技知识和科技实践能力的平台。学校开展青少年航模制作、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电子制作,通过亲身接触和体验现代高新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将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