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7日,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竹智凌云”无人机团队到融水开展帮扶和调研工作。
26日一早,由学院工会主席和麟、团队负责人田薇两位老师带队,“竹智凌云”团队带着自主研发的竹材料无人机走进融水中学,为该校学生带来一次新奇的航空科普教学活动,将“三航”魅力与绿色创新理念送到苗乡学子身边。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结合研发的竹制无人机样本,从材料特性、结构组成、类别划分等方面进行理论讲解,系统地介绍了竹制无人机的机架、飞控系统、推进系统等核心部件的功能,通过对比传统材料与竹材料的性能参数,生动阐释了竹材料无人机绿色化和轻量化的设计理念,着重突出竹子作为环保材料在“双碳”目标下的独特优势。

在拼装实践环节,团队成员为同学们分发了以竹子为原料制作的无人机散件,手把手指导大家进行组装调试。从机架拼接、线路连接到设备校准,团队成员耐心解答同学们的疑问,重点讲解组装过程中的受力原理与安全注意事项。
在最后的实操飞行环节,校园操场变身“飞行训练场”。团队成员首先进行示范飞行,操控着竹制无人机在空中完成悬停、盘旋、直线飞行等系列动作,引得同学们阵阵欢呼。随后,在团队成员的保护与指导下,同学们学习了无人机起降控制与航线调整的技巧,并轮流上手操作,在实践中深化对飞行原理的理解。

“我觉得活动非常有意义,从理论到组装再到试飞都非常有趣,我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还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提高了对无人机的兴趣,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参加这类活动。”融水中学学生贾唯熙眼中满是对航空科技的向往。

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副研究员、“竹智凌云”无人机团队负责人田薇介绍:“竹制无人机的研发,首先可以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帮助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其次,我们希望无人机竹制零部件的批量加工,能够实现融水丰富竹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竹材料深加工产业的延链。同时,依托西工大的学科和人才优势,不断进行竹材料无人机的研发演进和更新迭代,未来有望在融水打造航空研学特色产业。竹材料零件加工业和研学产业能够实现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27日,团队还到西工大定点帮扶的香粉乡中坪村调研竹林分布、种植面积、产量等,了解学校今年在中坪村实施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进展情况,并在河道等天然水域,操控新研发的竹制水上无人机成功进行了起降试飞。
(图、文:龚远虹 刘通 审核:任一娇 和麟 袁源 陈建军)